典型人物
Interviews
季瑛:高品质制造背后的细节控
2020年02月19日  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

挂装饰画时,左右角相差一毫米没问题,买衣服时稍微宽大一点也可以……日常生活中的“一点点”往往普通得毫不起眼,只在某些“特别”时刻才凸显出存在感。但在制造领域,“一毫米”“一厘米”不仅是衡量尺度,更承担着“失之毫厘谬以千里”的重要责任。

“你的差不多,其实差很多!”在上海鼓风机厂,季瑛这个名字几乎无人不晓。因为,她不仅性格好,而且人缘好,更重要的是工作认真、仔细、技术过硬,被人评价“细节控”。她的办公桌上总是堆满了一摞摞的蓝图,让人印象更深刻的是,她那并不宽敞的办公桌上竟然有三台电脑,一台用来画图,一台用来仿真,一台用来图纸检索。用她的话来说,就是对工作倾注热情,一丝不苟,而且努力做到极致。有意思的是,季瑛的工作理念与现代的“工匠精神”实现了对接。


鼓风机厂 073

“细节控”养成记

细节决定成败,这个道理谁都知道,在工作生涯的前两年,季瑛就是秉承这样的理念去做的,当时,她主要负责设计轴流电机,是鼓风机厂的主导产品,主要用在煤矿上的矿井中。

为了得到第一手的技术资料和改造协议,她和同事去煤矿现场测量并收集各种数据。久而久之,在那些号称女性禁区的煤矿上,她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。

2003年,厂里改造的项目渐渐多了。有了前两年的技术积累,已经是技术骨干的季瑛更忙碌了,也许就是那时起,季瑛养成了提前一小时到公司的习惯,“早一小时可以让自己沉下心来,校验图纸也能更集中精力。”有时,周末她也要来厂里审核图纸。随着经验和知识的积累,季瑛越来越自信了。

就在她越战越勇的时候,却遭遇到了一个挫折。有一天,车间打来电话,对方说有两台电机根本装配不上。得知消息后,季瑛马上带着同事去车间核实。经检查,原来是电机轴头的轮毂孔有问题。经测量,该孔的直径竟然比所需的尺寸小了一毫米,而这部分设计图纸正好由季瑛负责。

“怎么能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呢?”她深深地自责。值得庆幸地是,这个技术事故只需重新扩孔即可。而且,这个事故在车间被检查出来了,而不是电站现场。否则,厂里的损失就大。回想起当初的事,季瑛坦言。“那段时间我非常难受,以至于那段时间怕看图纸,怕出错。”

不久,吴师傅也知道了这件事情。“不要过于自责,不出错的设计师只有两种,一是不干活的设计师,二是不诚实的设计师。”一句话化解了季瑛郁闷的情绪,季瑛“满血复活”。“那次犯错对我影响很大,十几年了,一直烙在我的心里。不过,也正是它督促我成长为一名真正的设计师。”自此,季瑛在设计时更加小心了。每次,她都会对数据进行认真地复核,尤其是在图纸校核中,“细节控”就是在那时“养成”的。


细节见品格

认真、细心、肯吃苦、有想法使季瑛脱颖而出,她逐渐成为鼓风机厂轴流风机领域的中坚力量。“吴师傅是我的第二个师傅,她是一位经验丰富、极严格的人。做什么事,都一板一眼的。当年,我写第一份设计方案时,她都是逐字逐句地帮我修改。”季瑛依旧记得师傅吴月红和她谈话的场景。“你的专业是机电一体化,与我们的工作也算对口,平时多去车间看看,从实际出发找找自己的不足,你要比其他人进步更快,才能走得更远。”经过师傅的提点,她明白要更好地服务工作只有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。于是,已经做了母亲的她决定利用业余时参加学习。

“就像鲁迅先生讲的那样,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,只要挤总会有的。”季瑛用这句话激励着自己。平时没有时间,就利用周末去上课,万一周末加班,就让同学帮忙录音,记笔记。考试前,为了顺利通过考试晚上,等家人都休息了,自己还要在小客厅里看上一会儿书。经过5年的努力,她不但完成了大学本科的全部课程,还拿到了学士学位。

她的努力被大家看在眼里,自然而然,她被任命轴流组组长,与此同时,她身上的担子就更重了——每一个轴流风机的设计项目都要经过她的计算和校核。有时候,需要校核与计算的图纸太多,她就把材料带回家去做。母亲心疼地说:“瑛子,人家都是以厂为家,你倒好,直接要把家都变成厂呀!”就这样,在短短的三年中,经她亲手计算和校核的轴流风机就有三百余个。

在师傅的感染下,季瑛从师傅手里接任了技术中心的工会主席一职。得知谁家在农村、经济条件比较差,她总是主动问寒问暖,为对方申请困难补助。甚至对春节回家探亲的外地年轻人,她还会准备年节礼,大家都亲切得称她“大姐”,她深有体会地说:“礼轻人意重。薪资能留人,职位能留人,感情照样能为厂里留住人。”


将细节进行到底

2017年初,季瑛承担了《国投哈密电厂一期2×660MW机组引风机改造》项目。与往常项目不同的是,这个项目的时间很紧迫,并且技术要求也很高。客户不仅要求液压缸和轴承箱照旧使用,还要求静止件全部原封不动,这些要求给设计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。

季瑛向记者解释,首先,叶片设计困难,要保证叶片的叶型能满足设计参数性能,不但要考虑叶片离心力和回复力,还要保证叶片的疲劳强度、频率和安全系数。其次,为了保证能利用旧的液压缸和静止件,要对叶柄系统进行改进。最后,轮盖设计必须要与现场密封精密相配,否则装配都是问题。

拿到这个项目后,季瑛没有慌乱。她先冷静地把所有的特殊情况“抽丝剥茧”,与大家一起“抠细节”。在自己不确定的环节上,她做了好几个不同结构的设计方案。之后,再与工艺条线的同事一起探讨,最后选择一个大家公认的最优方案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在设计中,季瑛还考虑到了项目的降本增效。比如,在叶柄推力轴承上采用了Glygole 30齿轮油润滑;将进口齿轮油改为性能不变的国产齿轮油。另外,在机构设计上也进行了创新。比如,在推杆中心打一个具有一定深度的“导油孔”与径向“出油孔”接通,在推杆装入后,从推杆液压缸侧油孔向推杆轴衬之间的空隙注满7014润滑脂,让其在动叶调节时起润滑作用。

考虑到结构的紧凑性,她通过BF018、BF019计算,采用了稀油润滑方式。这样一来,不仅使风机的转子更为轻巧,还降低了鼓风机的能耗。为了节省时间,季瑛结合厂里的生产加工能力,以及外购件周期,在各个设计环节的流程上进行了最大程度的压缩。最后,不仅圆满地完成了设计任务,而且保证了合同交货期。直至今天,该项目的电机依旧在无故障运行。因此,哈密电厂对这个项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。


重视细节容易获得成功

在新产品开发中,季瑛更是一马当先。近两年,在鼓风机厂承担中国首台风洞风机的项目中。季瑛负责了很多军工项目的初步结构设计。针对风洞压缩机的运行特点,她和组里的同事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技术攻关。

高温小风洞项目产品虽然规格较小,然而,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,极其考验设计者对细节的把控。另外,军工产品的设计极其苛刻。每个设计环节,几乎都要经过数十次、甚至上百次的反复计算、反复推敲、反复论证。其中的辛苦和烦恼,也许只有她和小组的同事们能够体味。用她的话说,就像面对着一团纠缠在一起的乱麻,而他们的工作就是要把这团乱麻逐一梳理,然后,再把它们编织成精致而坚韧的麻花绳。经过三个多月的辛苦,高温小风洞终于在2017年底设计完成并投入制造。目前,小风洞产品的总装已经接近尾声。

如今,季瑛已经成为上海鼓风机厂的小专家。无论在产品设计上,还是在技术攻关上,都可以独当一面。比如,在产品设计中,她不再单纯从技术上考虑,而是经常把市场作为设计的一个重要元素。她认为,现在风机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,要巩固和拓展市场,产品技术不仅要领先,还要从用户的成本角度考虑。所以,她在设计中,总把“降低成本”作为一个重要因素。

去年,在PAF19.5的产品设计中,根据TLT最佳叶片数的选择理论,她大胆地调整了风机的叶片数,由此也将液压缸型号和叶柄轴承作了大胆的改进。仅以上两项技术改进,每台风机就可以节省大约5万元的成本。最后,季瑛还告诉记者:“降本必须要综合考虑,假如,一个环节降本,另一个环节增本,或者,其它环节都增本,有可能还会影响产品的质量,甚至整个厂的信誉。”

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,她勤奋刻苦,勇于创新,先后主持完成鼓风机项目一百多个,并取得多项技术科研成果。在担任轴流组组长期间,曾带领大家荣获第二届全国机械工业先进集体称号。近年来,季瑛被评为上海电气“李斌式职工”、优秀女职工工作者、上海市科学技术奖、上海鼓风机厂有限公司“质量标兵”、上海鼓风机厂有限公司“创先争优”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、上海鼓风机厂有限公司技术降本贡献奖、上海鼓风机厂有限公司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。

“忙,但很充实。”,季瑛这份对细节的执着已成为一种习惯,浸润于设计的每个环节中。正是因为这种“细节控”的精神,令“上海鼓风机厂”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,成为质量保障的法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