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点资讯
HOT INFO
上视《新闻透视》栏目聚焦海立智能制造
2022年02月25日 上海电气集团
近日,上海新闻综合频道《新闻透视》栏目对上海制造业“回流”现象进行了报道,其中着重介绍了海立的智能制造。
作为国内制冷压缩机行业的龙头企业,海立电器有着近30年的历史,是“上海制造”的一张名片。不过,2007年左右,随着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,企业开始把制造基地逐步向外转移;2008年,海立首个异地工厂,在江西南昌建成投产。随后的10年里,海立的产能继续外移,并先后在四川绵阳和印度布局生产基地。2017年,更是一次性将上海工厂的5条产线、600万台压缩机产能,转移到了南昌。
彼时,企业面临的一项选择是,继续将上海工厂的全部产能进行外移,还是留在上海,转型升级?海立选择了“立足上海”。在上海,有设计研发、试制、试验,产品在设计初期的一整套环境在这里,因为上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。凭借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,激发出的巨大潜能让海立曾经面临的发展瓶颈,逐一突破:4条自动化产线,让土地得以集约高效利用;机器人,缓解了用工难、用工贵;卡车、基站等非家用领域高端压缩机的研制,提升了产品附加值。
当前,人工的成本越来越高,机器人成本反而是逐年下降。从交付的周期来说,目前海立上海工厂是最短的,原来可能在10天左右,现在从订单下达到生产结束,交付到客户手上,可以缩短到7天左右。海立在智能制造的加持下,赋予“上海制造”更高的含金量。